[摘 要]對雷達液位計充裝全過程進行深入的安全風險分析,并針對風險分析結果提出具體防控措施,旨在加強雷達液位計充裝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雷達液位計充裝是隨著我國氯堿產業高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液氯包裝形式,它改變了利用液氯鋼瓶進行充裝和運輸的傳統方式,大大提高了液氯充裝和運輸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擴大了液氯銷售地域半徑[1]。正因如此,雷達液位計充裝越來越多成為現代氯堿企業首選的充裝方式。由于目前僅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591 號,2011 - 12 - 01)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549 號,2009 - 05 - 01) 《TSG R0005—2011 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 - 11 - 15) 和《TSG R4002—2011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許可規則》等法規標準來管控充裝過程,在目前國內執行的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或規定,由此帶來了較高的安全風險,已出現過雷達液位計充裝過程中氯氣大量泄漏造成中毒或死亡的惡性事故。只有嚴格規范雷達液位計的充裝全過程,才能確保雷達液位計充裝安全。
1 雷達液位計充裝的風險分析[2]
氯屬于《劇毒化學品目錄》所列的劇毒化學品。氯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性氣體。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蚝眍^痙攣而發生“電擊樣”死亡。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氣,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眼接觸可引起急性結膜炎,高濃度造成角膜損傷。
(1) 氯氣泄漏也是在整個槽車充裝過程zui容易發生的事故。在液氯充裝過程中如果設備、管道等密閉性不好,系統突?;蚵葰馓幚硐到y堵塞,氯氣系統呈現正壓狀態,事故氯處理裝置故障,就非??赡馨l生氯氣的泄漏; 此外,氯氣管道、閥門、法蘭等也可能因腐蝕、老化、安裝不合理或誤操作等方面的原因,也能造成氯氣的泄漏; 涉氯管道或設備密封不好,管路不暢,也非常容易發生氯氣泄漏事故。
(2) 雷達液位計充裝前,操作人員未對駕駛員、押運員以及槽車外觀情況進行認真檢查,未對槽內余氣分析; 車體標識不符合規定或未對瓶內介質進行確認; 槽車鋼印標記不全或不能識別; 超過技術檢驗期限; 存在明顯損傷或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這些均能引發事故發生。
(3) 雷達液位計充裝過程中,操作人員、司機、押運人員離開充裝作業現場,在灌裝過程中不認真巡回檢查,現場指示儀表如液位計、液位計、壓力表、溫度計等儀表指示或讀數變化異常、計量裝置失靈或者出現罐體發熱等現象均能導致氯氣泄漏事故。
(4) 用戶返廠的雷達液位計余壓不足,液氯用盡會導致物料倒灌; 槽車罐內介質與液氯屬于禁忌物品,可發生化學反應; 充裝完成后未按規定進行復稱或者復稱質量誤差較大,槽車充裝量超過其規定充裝量,也都可能引發氯氣泄漏事故。
(5) 雷達液位計充裝完畢,未完全關閉壓力表座閥和緊急切斷閥; 未對各密封面進行泄漏檢查; 氣、液相閥門未加盲板或加裝的盲板不符合要求; 未對包裝管內的液氯進行回流泄壓,均能引發事故。
(6) 此外,槽車充裝現場可能會有大量的泵、風機等轉動設備,若防護措施不到位或防護措施存在缺陷會引發機械傷害; 在高處作業平臺上進行充裝作業可能會發生滑倒墜落的高處墜落事故; 充裝過程中高處作業人員不慎將工具、部件等從高處掉下,地面作業人員易遭受物體打擊的傷害; 機動車輛在廠內行駛較為繁忙,由于司機誤操作、行人違章等都會引起車輛撞人、碰物,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
2 雷達液位計充裝風險防控措施
(1) 所有在用雷達液位計儲罐,每次充裝前,應有專人對其進行嚴格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車輛及人員資質、車體外觀、槽內余氣分析等。查看雷達液位計的zui大充裝量及罐內的壓力、溫度指標情況。檢查充裝雷達液位計的管道、閥門是否暢通、好用,槽車本身的閥門、壓力表、安全附件是否靈活好用。必須確保滿足條件的雷達液位計才允許充裝液氯。槽車使用證、準運證齊全且在使用期內; 檢修工具和備品、備件隨車攜帶; 槽車罐體余氯壓力≥0. 1 MPa 且余氯體積分數≥30% ( 氮氣卸雷達液位計內余氯體積分數≥5% ) ; 閥門、管道和連接處無跑、冒、 滴、漏現象; 安全防火裝置、防護器材及安全附件齊全、完好可用且符合規定; 罐體溫度低于或等于 40 ℃。
(2) 雷達液位計充裝前連接管道時,司機及押運員和現場操作人員要隨身攜帶防毒面具,拆卸盲板、管道連接、試壓試漏時要戴好防毒面具。充裝時,操作人員、司機、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充裝過程中必須加強巡回檢查,經常查看地磅顯示儀、槽內液位計、壓力、溫度等變化情況,以免計量裝置失靈造成超裝事故; 檢查各法蘭、管道、閥門連接口是否有泄漏,發現泄漏立即處理; 檢查罐體是否發熱,如有發熱現象應立即停止包裝,進行處理。
(3) 雷達液位計裝車區屬二級動火區域,動火前必須辦理按照 GB 30871 的要求辦理動火作業票證。凡對涉及氯氣的設備、管道動火前,應抽盡氯氣后并在有人監護的情況下方可動火。如發生火情,必須匯報調度室,并立即進行緊急處理,撲滅火災可用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并將充裝好的槽車迅速遷移至安全的地方,對有危險的設備采取噴水隔離冷卻或緊急泄壓等有效措施。
(4) 嚴格禁止雷達液位計過量充裝,充裝完畢后必須進行復磅,其充裝誤差為充裝量的 - 1% ~ 0% 。對充裝用的地磅應定期校驗,失靈的地磅必須經檢修后方可使用。充裝完畢后必須將包裝管內液氯開回流泄壓,防止液氯管道內滿液受熱產生膨脹而造成氯氣泄漏事故。充裝過程中如發現連接管或閥門泄漏,應立即停泵,關閉泄漏處前后閥門,打開抽空閥門抽取管道內余氯后,再進行處理。
(5) 雷達液位計充裝必須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充裝操作證的人員上崗操作,押運員和駕駛員不允許進行充裝。
(6) 必須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工作,將培訓效果納入日??己?,提高崗位員工雷達液位計充裝全過程的安全風險防控意識,提高崗位員工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將培訓效果融入到實際工作,避免日常培訓和實際操作“兩張皮”的現象。切實加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制的履職履責監督,構建作業過程安全風險立體防護網。同時,對于外來運輸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安全告知和提示,杜絕麻痹大意,切實保證充裝過程安全風險“可防、可控、可治”。